冷链物流在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持续深入,其中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战略部署尤为突出。2021年和2022年的一号文件强调了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优化贸易布局以及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而2023年的一号文件更是将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
这一系列政策导向清晰地表明,冷链物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生产型服务产业,必须深度融入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冷链物流不仅是保障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思维,聚焦“6+1”重点品类
为了更好地发挥冷链物流的战略作用,我们需要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重点聚焦“6+1”重点品类,即:
蔬菜: 保障新鲜蔬菜的稳定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
水果: 确保水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提升水果的附加值。
肉类: 建立完善的肉类冷链体系,保障肉类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水产品: 发展高效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乳制品: 确保乳制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保障乳制品的安全和营养。
速冻食品: 完善速冻食品的冷链体系,满足消费者对便捷、安全食品的需求。
中药材: 保障中药材在运输过程中的药性,对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聚焦这些重点品类,我们可以优化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强化农产品冷链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为了实现农产品冷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我们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产地预冷能力: 在农产品产地建设预冷设施,快速降低农产品温度,延长保鲜期。
冷链仓储能力: 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的冷链仓储设施,保障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冷链运输能力: 发展多式联运冷链运输,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安全运输。
冷链配送能力: 完善城市冷链配送网络,实现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冷链信息追溯能力: 建立农产品冷链信息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
通过强化这些一体化服务能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协同、安全的农产品冷链供应链体系,为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
发展冷链物流不仅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还可以:
延伸农业产业链: 通过冷链物流,我们可以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纳入产业链,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提升价值链: 通过冷链物流,我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优化供应链: 通过冷链物流,我们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总之,冷链物流在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应该深入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重点聚焦“6+1”重点品类,强化农产品冷链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从而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