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冷链物流


现代冷链物流系统正重塑农产品价值链格局,其产业价值已从单纯保鲜功能向全产业链增值服务延伸。通过构建温度敏感型商品流通保障体系,实现三大核心效益:生物保鲜效能提升使叶菜类商品货架期延长48小时以上,流通环节损耗控制使果蔬类商品损耗率降至4.5%以内,冷链增值服务创造年均超800亿元的附加产值。这种价值重构机制有效破解农产品"卖难"困局,带动产区农户收入增幅达22%-28%,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冷链网络的完善加速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再配置,催生出"生产服务化、加工园区化、流通智慧化"的新型农业形态。

 "农业新质生产力"写入中央文件释放重要信号,要求"以科技创新重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培育区域特色农业生产力"。冷链领域应把握"四新一高"发展导向:新技术集群(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新基建布局(骨干冷链网、产地仓群)、新业态培育(冷链电商、社区团购)、新机制创新(供应链金融、保险服务),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体实施路径呈现五大创新维度:

Ⅰ. 基础设施升级工程
 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工程。重点在100个蔬菜、肉类主产县布局5000吨级智慧冷库集群,打造"县镇村三级冷链网络"。

Ⅱ. 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制定冷链物流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覆盖全链条的23项技术规范。推行冷链物流企业分级认证制度,实施"领跑者"对标行动。

Ⅲ. 产业融合创新工程
 开展"冷链+"示范创建活动,支持建设30个冷链产业链示范基地。发展冷链仓储+精深加工、冷链运输+城市配送等融合模式。

Ⅳ. 数字赋能工程
 构建全国统一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推广电子化运单、温控追溯等数字化应用。开展冷链物流大数据应用试点,提升需求预测准确率至85%以上。

Ⅴ. 绿色低碳工程
 制定冷链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冷库节能改造专项行动。推广氢能重卡、相变蓄冷等绿色技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作者:新疆冷链物流

 

发布时间:2025-03-05 21:26:15

联系我们
与我们取得联系
公众号
公众号:康易达冷链物流
电话咨询
免费热线:15900953868